美國精釀酒廠數量達到歷史最高 怎麼都喝起精釀了?

根據美國精釀協會的數據,美國的精釀啤酒釀酒廠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數字 4269 家。這對於美國的啤酒業來說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個里程碑。
截至 2015 年年底,美國一共有 178 個地區精釀啤酒品牌(Regional Craft Brewery),1650個釀酒酒吧(Brew Pub)和2397個小型釀酒廠(Microbrewery)。
美國精釀啤酒零售的銷售額去年達到 223 億美金,同比增長 16%。按照銷售額來計算,精釀啤酒已經佔到美國整個啤酒市場的 21% 的份額,銷量佔比為 12.2%。


圖片來自 Brewers Association
歷史上,在 1873 年前後,美國啤酒釀造廠曾超過 4000 家。那時候沒有冷藏技術和便捷的運輸方法。這意味著那時候啤酒只能當地產當地銷。因此有許多地區性的小品牌不足為奇。後來儲存和物流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全國性的大品牌如百威以及米勒。

美國精釀啤酒的發展得益於法律政策的改變。1979 年,卡特總統簽署法案放鬆了對釀酒廠硬指標的規定。在那之後,小型酒廠開始逐年增多。

另外,美國還有比較成熟的精釀啤酒協會(Brewers Association),他們為獨立的釀酒廠做宣傳,對精釀啤酒業有一定保護作用。他們對精釀酒廠也有比較嚴格的定義:第一,年產量不能高於 1.5 萬公升;第二,酒廠不能有高於 25% 的股份被非精釀啤酒廠控制;第三,一定要堅持四種基本原料:水、麥芽、酵母、啤酒花。

其實精釀啤酒的流行背後是美國人對本地食品逐漸增長的偏愛(所謂的 Local Food Movement)。因為使用本地食材,消費者會覺得更可靠,而且因為減少了更多物流上的消耗,他們也會覺得更環保。

另外,也折射出啤酒長尾市場的多元化需求。精釀啤酒在四種原材料之外,是鼓勵口味創新的。因為產量小,在推出新口味上也比大品牌的啤酒廠更加靈活。因此相比於工業啤酒,精釀啤酒的口味選擇更加多樣化。再小眾的啤酒,因為口味和定位的獨特,都可能有一定數量的消費者。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