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志遠獨家專訪/曹晏豪,渾然天成的大將之風!

▲超亮眼新人曹晏豪有著渾然天成的大將之風!(圖/柯志遠攝,2016.03.20) 大 中 小 每年在銀河裡嶄露頭角的新面孔不勝枚舉,青春美貌的,常見,真正驚才絕豔的,不多。說到「演技」的出類拔萃,有種演員,沒有深厚的專科功底,沒有紮實的繁複訓練,卻有一種自娘胎裡帶出來的「悟性」與「戲感」,讓他對於角色的體會深入通透,在詮釋的時候渾然天成。這兩年間,機緣幸運,陸續出現了幾位這種特別讓人欣慰並且分外想要珍惜保護的「天才型演員」,我們看到了大陸的董子健(《山河故人》),香港的Baby John蔡瀚億(《狂舞派》),台灣的李鴻其(《醉。生夢死》),然後,是楊順清電影《獨一無二》裡初試啼聲就挑戰一人分飾二角的,曹晏豪。《獨一無二》裡的兩個主軸角色,背景的落差,性格的跨幅,都十分懸殊。在表演上必須掌握外在形貌的迥異,以及內在心境思維的不同,曹晏豪演得從容,深入,可圈可點,不但神韻鮮明,並且付予靈魂。對於被電影業界、專業評論喻為「不可多得的天才型新人」,一如預期,他顯得靦腆而「無感」。白紙黑字的影評拿到他面前,他笑著說:「這樣的讚美,我會選擇性跳過不看。坦白說,我還挺『怕』看到這樣的誇獎。」對於掌聲還不習慣的曹晏豪,享受的是演戲,投入的是角色跟舞台,自己「已經做到」多少,不是最在意關心的,「哪裡做得不夠不好」,才是。
▲電影《獨一無二》裡初試啼聲就挑戰一人分飾二角的曹晏豪。(圖/柯志遠攝,2016.03.20)心海無波,念念清明,方能「照」。禪修,是這樣,演技,也是這樣。在訪談的過程中,帶著一股時下年輕人少有的英氣與謙沖,回答問題的口吻顯得謹慎,真誠,字斟句酌的曹晏豪,已經看不出來電影裡「小于」、「阿彥」兩個角色的任何痕跡,他像一泓澄澈無波的山澗,談起表演,臉上的表情熾熱又謙卑,而或許也正因為這樣的氣質理念,若心中出現太多的「患得患失」有可能反倒造成他進入角色的「干擾」。「對於影評,不論正面負面,我都是尊重的,只是努力不讓它影響到我下一次的演出。」他,這麼說。因為跟楊順清導演屬於相同的教會,「因為認識,所以被找去試鏡。」他把「第一次演戲,就獨挑大梁」這樣讓人羨慕的機會敘述得輕描淡寫,但一如他對宗教的信仰,心裡是滿懷感恩的。「上帝有祂最好的安排,對的事情出現在對的時間,不是宿命,是一種福氣。同樣的,一部電影裡幕前幕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個位置,都能發光發熱,都是被需要的,這,也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個受到各方矚目的主角,卻並沒有絲毫獨攬掌聲的架勢,來自外界的肯定,歸諸於天意歸諸於團隊的合作,他,依舊無時無刻不記著「縮小自己」。「之前的表演基礎?哈,教會裡的小劇場算不算?」他考慮了半天,憨憨地這樣回答。沒有刻意雕琢的本色化演技,來自於天分,來自於他對體會角色的敏銳度,在教會裡參與的「節日戲劇表演」是他唯一跟演藝工作沾得上邊的「經驗」,但即便如此他還是體會到了對於一個演員在表演上的心得:「劇場舞台,是一氣呵成的;而演電影,是『分割』的,在每個鏡頭裡演戲,自己腦海中必須具備組織能力,完整地瞭解每段演出彼此間的關係。這是兩者間最大的不同。」他講得眉飛色舞,劇場也好電影也好,舞台也好影像也好,他沒有適應上的困難,反倒全都躍躍欲試,箇中的興趣與狂熱,像炸藥的引信,才第一部戲,便一點就著。
▲電影《獨一無二》裡初試啼聲就挑戰一人分飾二角的曹晏豪。(圖/柯志遠攝,2016.03.20)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