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精選》林奇芬/面對負利率,別瘋搶低利產品
![]()
▲面對負利率,別瘋搶低利產品(圖/NOWnews製) 大 中 小
今年前2個月,台灣類定存保單竟然熱賣超過1500億元,可以想見定存族的高度焦慮感。不過我認為,類定存產品不是理財萬靈丹,千萬要小心服用,才不會帶來長期財富傷害。全球央行進入2016年,不但沒有收縮資金,反而還繼續印鈔票,讓定存族傷透了腦筋。眼看著日本、歐洲負利率,台灣央行還有降息空間下,今年前2個月,台灣類定存保單竟然熱賣超過1500億元,可以想見定存族的高度焦慮感。目前銷售的儲蓄險、利變年金險、利變壽險,宣告利率大多在2.25%到3%左右,比一年期台幣定存利率1.2%高出近一倍,也難怪引起搶購潮。不過我認為,類定存產品不是理財萬靈丹,千萬要小心服用,才不會帶來長期財富傷害。
類定存產品四大風險一,資金長期不能動用。
目前類定存產品,投資期間至少要6年以上,有些甚至更長,代表6年內資金無法動用,如果想提早解約,要支付違約金,可能吃掉少少的利息。若在6年內出現絕佳投資機會時,也只能望之興嘆,因為手上沒有資金可以靈活運用。
二,未來利率可能上升風險。
目前全球央行仍在採取降息,資金寬鬆政策,導致利率水準持續下滑,歐洲、日本出現負利率。但這種極端異常現象,不可能持久,6年內利率反轉上升機會,並不是不可能。一旦利率上升,手上大部分資產都鎖在低利率產品,反而降低資金報酬率。
三,匯率波動風險。
台幣利率水準低,若要提供更高利息收益,很多產品設計為外幣保單,但此又面臨匯率風險。前幾年許多人購買高息澳幣保單,但到期時澳幣卻貶值,可說是白忙了一場。長達6年以上外幣匯率預測,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注意賺到利息、賠掉匯率的風險。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