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鼠患時常犯的十大錯誤
欠缺計劃 很多滅鼠工作在未有周全計劃下展開。 滅鼠計劃 應根據包括為患鼠種、鼠患程度、食物來源及匿 藏處等資料制定,而這些資料須要在開始滅鼠前 進行一次徹底調查取得。 記錄欠佳 捕獲鼠隻數目、檢獲死鼠數目、捕捉及殺死老鼠 地點、鼠餌取食位置、被捕 / 殺鼠隻大約體形大 小等資料,對評估滅鼠措施的成效很重要,並為 調整控鼠方法提供方向。 可是,很多時這些資料 都未有妥善記錄,更甚者連擺放鼠籠鼠餌位置的 記錄也沒有。sponsored
![]()
擺放鼠餌和鼠籠的地點及位置不當 能否成功捕捉或毒殺老鼠,其中一個決定性因素 是鼠餌鼠籠的擺放地點。 如果鼠餌鼠籠並非設置 於鄰近老鼠的食物源、匿藏處或往來兩者之間的 路徑,它們的成效會大為減低。 此外,鼠餌有 時會被放置於老鼠難以取食的位置。 不當放置 鼠餌鼠籠,除了未能有效控鼠外,更會提供錯誤 訊息,讓人以為該處沒有老鼠活動。sponsored 使用劣質鼠籠 捕鼠必須使用品質優良的鼠籠。 有些鼠籠由較 幼及軟的鐵線造成,包括用以繫穩誘餌的部份。 這類鼠籠有機會在鼠隻取食誘餌時,未能觸發關 門的機關。 我們也常觀察到在鼠籠中用上不適當 的誘餌,如使用有彈性的食物,同樣會使鼠籠門 難以關上。
![]()
不當使用殺鼠劑 sponsored 殺鼠劑有不同配方以配合不同應用方法。 有些人 並未依照產品的目的使用,例如將粉劑殺鼠葯 施放在並非老鼠通道或匿藏處的地方。 過早封閉鼠洞及通道 仍然有老鼠活動時,不要封閉鼠洞及通道。 舊有 的通道受阻,老鼠會另覓新的路徑,使其更難被 發現。 要先殺滅鼠隻,再經測試後証實沒有老鼠 活動,才可把鼠洞及通道封好。
![]()
sponsored 經常改變滅鼠方法 有別於處理昆蟲為患的問題,老鼠通常難以於 短時間內消滅。 處理鼠患的時間可長達數週至 數月,視乎鼠隻數量及環境衛生等其他因素。 在適當的監察方法輔助下,應給與足夠時間讓 滅鼠措施產生作用。 頻密轉換方法,或轉變鼠餌 鼠籠擺放位置,都會降低控鼠工作成效。使用不當設備 有些產品,如超聲波驅鼠器,已經証實在控鼠 方面並無效用,不要依賴這些產品處理鼠患。食物及匿藏點存在 若有足夠資源,即食物及棲息地,老鼠的繁殖 速度會很高。 在環境衛生欠佳的地方,經常為 老鼠提供大量資源。 除了幫助老鼠繁殖,垂手 可得的食物亦會和鼠餌造成競爭,令毒殺及誘捕 工作事倍功半。 要成功消除鼠患,在滅鼠的同時 必須保持環境清潔。sponsored
![]()
殺鼠劑抗葯性 如果發現毒餌有被取食但未能有效殺死老鼠, 有可能該族群已對這毒餌產生抗葯性。 遇到這種 情況應轉用其他活性成份的毒餌或改用誘捕法。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