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導演拍完這部片 就和女主跑了⋯

6月21日,韓國媒體曝光女演員金敏喜與已婚導演洪尚秀的不倫戀,當事人雙方尚未明確表態。但洪尚秀的妻子在接受電話採訪時側面證實了這段不倫戀的真實性,他的妻子表示自己絕對不會離婚,她相信丈夫會回到自己身邊。
導演洪尚秀就是在拍攝我們今天要講的這部電影《這時對那時錯》後跟女演員跑了的,唉,也是人生如戲……
導演洪尚秀2016年伊始,在上海舉行了一個小型的國別影展——「韓國電影周」。策展方挑選了5部韓國新近影片,其中包括洪尚秀導演的新作《這時對那時錯》。這部電影曾在2015年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獲金豹獎,並在韓國著名電影刊物《Cine21》評選的「2015年度十大佳片」中名列榜首。各種跡象表明,這位非常小眾的韓國導演,已經在韓國內外得到足夠的肯定。洪尚秀自1996年出品處女作《豬墮井的一天》至今近20年,以平均每年一部的速度創作影片(《這時對那時錯》是他第19部長片)。雖然其中不乏入圍國際電影節之作,但其作品仍然甘願選擇微小的題材,風格極為私人化,似乎從未受到外界的誘惑,既無意拍攝宏大而深刻的迎合之作,也毫無被經典化的趨勢,並成功地拒絕了無謂的標新立異。他只是通過不斷地挖掘與考察特定人群的言行舉止,不斷地嘗試與深化自己的電影結構。也可以說,洪尚秀已經成為一位擁有標誌性電影風格的人類學專家。《這時對那時錯》《這時對那時錯》描寫電影導演咸春洙來到水原市放映他的獨立電影並做講座,在偶然的機會下遇到了女畫家尹希靜。他們一起喝了咖啡,導演參觀了女孩的畫室,他們一起喝燒酒、享用壽司晚餐,酒後女孩帶着導演去酒吧與自己的朋友們聊天……對於沒有接觸過洪尚秀電影的觀眾而言,這段劇情簡直毫無吸引力;而「洪尚秀粉」看到這裡都將會心一笑,因為這其中包含了所有我們熟悉的「洪尚秀元素」——導演、文藝女青年、燒酒、咖啡館、閑聊。這些構成了一個熟悉而親切的洪氏世界,一個虛構的又無比真實的部族群落,一些我們感到親切的人和物在裡面相遇了,喝醉了,他們袒露心聲,又壓抑慾望。他們就是我們——如果觀眾意識到的話。但是,即使對「洪尚秀粉」而言,以上的簡介也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這是所有洪尚秀電影的故事大綱。而我們要看到的是洪尚秀的結構——是的,我們總是想看見洪尚秀用新的方式去闡述這個固定的故事。電影史上有這樣有趣的創作者和觀看者關係嗎?持續將近20年,作為觀眾,我們不是在等待某個導演的「新故事」,而是在等待他的「新結構」。有時,他會用兩段不同人物的視角,有時用三段;有時根據時間,有時根據空間來設定結構。他的上一部作品《自由之丘》則是用打亂一沓日記的次序來調整故事結構。這樣不同的方式,使得他的觀眾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同一個人、同一件事、同一份感情。這部名為《這時對那時錯》的新作不負眾望地再次給我們帶來欣慰。這部兩個小時的電影在平實清淡地敘述中度過了一個小時,然後故事結束了——故事真的結束了。然後銀幕上出現了另一部電影的名字,名字叫做《那時錯這時對》,以上的故事情節又重新演繹了一遍。通過人物情緒的微調、敘事的省略、甚至是酒意程度的不同。同樣的故事發酵出不同的意味。值得指出的是,也許將一個故事分成兩次或三次重新敘述以達到不同結果的方式並不罕見,但這並非《機遇之歌》或《疾走羅拉》式的「偶然與命運」的故事,洪尚秀考察的是人類情感中最細微的粒子運動方式與模型。當然就像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一樣,洪尚秀的鏡頭越是靠近他的人物,他的故事就越不穩定。或許,洪尚秀的粉絲迷戀的正是這種「不穩定狀態」。這種不穩定實際上來自洪尚秀對「現實」的哲學思考。現實是可見的嗎?還是存乎於心的?時間是線性的嗎?還是不連續的、重複的?幻覺是現實的一部分嗎?或者夢境和想象可以脫離現實獨立存在?是現實製造了慾望,還是慾望塑造了現實?洪尚秀的電影就是對這些命題的反覆詰問,他的工具就是對時間的切割、重組,觀察之後的實驗結果。洪尚秀的觀眾都能意識到在他的電影中時間是模糊化的,現實與幻覺之間是沒有界限的,我們在其中自由的穿行。當我們看到《這時對那時錯》的後半部分——對,就是重複的那部分時,我們發現——這時,那時,都是此時。它們並非現實的兩種可能,而是現實的兩個部分。回到最初,我所說的「不斷地挖掘與考察特定人群的言行舉止」。這一「特定人群」準確來說應該是:東亞現代化進程中的男性知識分子(具體來說就是導演、詩人、作家、畫家、教授……)洪尚秀考察他們(也是自我)精神和物質之間的裂痕,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落差,他們的煩躁、焦灼、迂迴、糾結、欺瞞、懺悔、崩潰。而女性角色並不作為考察對象,更像是一面鏡子,照出男性語言與活動的某些本質來,他們的可愛與可笑。洪尚秀對男性的嘲諷與精神批判有時令作為男性的觀眾如芒在背。現在,作為考察者與考察對象之間的關係或許已經越來越不緊張了。在十年前,洪尚秀拍攝《男人的未來是女人》時,曾安排男主人公、同樣是一位導演撲倒在樹下祈求獲得拯救的場景;十年以後的《這時對那時錯》,面對同樣的情感與信仰的失落,他則拍攝了一尊佛像靜靜俯視人間的畫面。我讀到一篇影評人Roger Koza的文章,說洪尚秀新作的最後一個鏡頭,「尹希靜離開電影院走在鋪滿白雪的街道上,無疑是在表現這個世界的美好……生活在《這時對那時錯》的場景里並不是一件壞事。」對現實的詰問也好、對自我的批判也好,洪尚秀對這個我們不得不存在的世界已經越來越有愛了,他對他的人物也逐漸抱有了善意與好感。儘管我們帶着懷疑的心情看着那位咸春洙導演的言說,他有時自我矛盾、過度激動、故作高深、甚至可能言不由衷,但當他在電影院里向他喜愛的尹希靜告別時,確實那樣的真誠感人。當電影院外面的世界下起雪來,世界變得無比純潔,就像新的一樣。
本文版權歸北京青年報北青藝評所有,如無授權請勿轉載
-END-關鍵詞回復關注北青藝評,回復下方紅字可以查看5月精選內容楊絳萬人如海一身藏——讀楊絳先生 瓦爾特在瓦爾特的指引下 來到薩拉熱窩 歡樂頌《歡樂頌》揭露了一絲殘酷真相 語文思維一生停留在「語文思維」 會變成一個無趣的獃子 天鵝沒想到你竟然是這種鳥!!!-END-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娛樂新聞資訊?
下載【GigCasa 激趣網】手機應用Android版 iPhone版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