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延播,《花樣男神》改名——總局「限模新令」帶來了什麼

作者:吳麗仟 編輯:吳立湘 最近,不止是重磅小鮮肉,更是電視圈的多事之秋。今天,總局正式發佈《關於大力推動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工作的通知》,被稱為「3.0版限娛令」,並且迅速引起業內嘩然。在娛樂資本論的朋友圈裡,有節目製作公司拍手叫好:「機會來了」;有節目版權引進公司扶額慶幸:「還好我們公司已經轉型咯,未來版權生意恐怕統統都會流向視頻網站」;也有人為各大衛視的大型節目鳴不平:「以後哪個一線衛視還會買版權?目測浙江衛視《跑男》第五季要等明年了,以後白天也不能重播了。恐怕好幾家衛視的節目都要挪檔至22:30(熏疼)」。好吧,回到總局的這條通知,表面上看似乎致力於「限制版權引進、鼓勵原創節目」。但小娛忍不住問一嘴:「限制模式真的能鼓勵原創,而不是刺激更多以原創為名的山寨嗎?」眾所周知,目前大多數電視台或製作公司的能力,基本上還處在先引進學習、模仿學習,后聯合開發、獨立開發的階段,總局此時下令,高舉原創大旗,倒逼出來的恐怕是「抄襲式創新」。當然,為何此時推出「原創」新政?答案或許在這張圖裡。總局新規:一線衛視被迫原創、模式生意將大量流向視頻網站【廣電總局新規】
  • 真人秀節目一年內只允許播一季。
  • 不得過度重播娛樂節目。
  • 鼓勵原創節目,給予政策扶持。
  • 新引進境外版權的節目第一季不得在晚10:30之前播出,且需要提前兩個月向總局備案。
  • 全國每晚10:30前最多允許兩個引進境外版權的節目播出,總局發牌照。
  • 每家電視台每年最多新引進一個境外版權節目。—— 以上規定7月1日起執行綜上,對諸多有實力引進大型模式節目的一線衛視而言,一旦節目只能進入22:30時段播出,招商體量、收視情況都會大打折扣,因此有人認為此舉基本上讓一線衛視失去引進模式節目的慾望。但小娛梳理了一下發現,如果以7月為分水嶺,目前被嚴重波及的節目並不多。以湖南衛視為例,《旋風孝子2》、《偶像來了2》神馬的,因為不屬於引進,不會受到影響。而《真正的男子漢2》也因為不是今年引進的,也不會被挪檔22:30。至於浙江衛視,今年Q4季《跑男》第五季是沒希望了。而且,白天不能過度重播,藍莓台似乎終於要摘掉「重播衛視」的帽子了。再說江蘇衛視,這周將要播出的《蓋世英雄》作為原創電音節目不受影響。而東方衛視的《花樣男神》除了改名《花樣男團》,也會正常播出。有趣的是,對那些原本就不大會買版權的二三線衛視而言,不止不會受影響,或許能成為它們以原創追趕、努力減少與一線衛視差距的契機。另一方面,電視台沒了興緻,大量的模式生意必然流向視頻平台,這對視頻網站打造網綜爆款,也將激發出了一些想象空間。原創模式的春天來了?還是抄襲式創新要來了?事實上,為了鼓勵原創,總局在2014年曾出台過「限模令」。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限令的直接結果是引起很多節目以「聯合研發」之名、行「引進模式」之實。而這一次,總局的限模令比以往來得猛烈、嚴苛得多。彭侃博士指出,未來能被算作聯合研發的,可能只有單純地雇傭海外製作人員參與的節目。如此一來,中國電視業與海外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必然會受到嚴重打壓。這其實也不利於中方製作力量的訓練和培養。原因很簡單,節目製作的核心是「人才」,想做好優秀的原創節目,必須把人才培養起來,而這個過程是需要「引進——模仿學習——自主操作」的過渡的。不根據事實情況,此時高舉原創的大旗,當然免不了「揠苗助長」的嫌疑。而且,「限模令」根本沒有辦法真正界定原創模式還是聯合研發亦或者引進模式,這些名詞的解釋目前在業內都仍在探討,也存在大量的利益尋租空間。總而言之,在如此強硬的政策推動下,想推動真正的本土原創並沒有那麼簡單,或許反而會以「計劃經濟」之手,將中國排除在開放的國際節目模式創新市場之外。附:樂正傳媒董事、研發與諮詢總監彭侃的 「模式5問」1電視台將不太可能引進新的節目模式本次新政不但規定了各上星綜合頻道每年新播出的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不得超過1檔,更規定該節目第一年不得在19:30-22:30黃金檔播出。而總的來說,引進海外的節目模式大多是投資體量較大的項目,22:30之後的非黃金時段是很難支撐大體量節目的。因此如果該政策嚴格執行,各上星綜合頻道引進新模式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而除上星綜合頻道之外的中國其它電視台,則大多沒有實力引進模式。這意外着中國電視節目的模式市場將嚴重萎縮。2隻有單純地雇傭海外製作人員參與的節目才能算作「聯合研發」其實廣電總局早在2014年就出台了「限模令」,但那之後電視台想出的對策是以「聯合研發」的名義行「引進模式」之實,而廣電總局今天發佈的升級版政策則對聯合研發的認定做了嚴苛的規定,如中方未取得聯合研發項目的完全知識產權,將視同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管理。對非常注重版權保護的海外模式方來說,要完全讓渡他們已經開發和播出模式的知識產權是很困難的。而就算是中方和外國公司真正聯合開發的模式,國外版權方也往往會要求共享知識產權。如果政策嚴格執行,那麼真正的聯合研發也會被視同於模式引進。因此,未來能被算作聯合研發的,只有單純地雇傭海外製作人員參與的節目。這將局限中國電視業與海外合作的廣度和深度。3抄襲海外模式將變成「無可奈何」「明目張胆」之舉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電視業經歷了很長時間的以抄襲、模仿為主要創新手段的時代,直到最近幾年則逐漸開始尊重知識產權,節目模式市場逐漸形成。但新的政策將使這一市場毀於一旦。本來就不時爆出的節目與海外模式「雷同」的現象,將更加常見。而且抄襲者,將更加沒有負罪感,因為這是在不可抗的政策規定下的「無可奈何」之舉。4視頻網站將藉助引進模式獲得更大競爭優勢在最近一兩年時間內,網絡自製綜藝在快速崛起,今年各大視頻網站已經公布的自製綜藝節目已經超過了70檔,投資規模和製作品質都在不斷提升。而引進模式在幫助視頻網站提高自製實力方面也出了不少力,如騰訊和搜狐視頻都是引進模式的大戶。在新政背景下,視頻網站將更加成為海外模式在中國的主要客戶。引進模式,吸納海外先進經驗對視頻網站在招商、營銷和提高製作水準方面將有助益,或將進一步幫助網絡綜藝從電視綜藝市場切分出蛋糕。5圍繞節目模式的中國產業鏈將發生劇變在新政背景下,中國買家在海外模式公司眼中或將成為被嫌棄的對象,因為「只看不買」就成為常態,而如果抄襲成風,或許有一天中國買家向海外模式方索要節目資料都會困難。海外模式方是否會根據中國的特殊情況開發出新的合作方式,例如完全讓渡在中國地區的知識產權,還有待觀察。而在中國本土,以模式中介業務為主的公司將失去生存空間。而有研發實力的公司將獲得更大的市場。儘管所謂的研發可能還是停留在模仿、借鑒式創新的階段。此外,整合海外製作專家資源,來幫助中國電視台或公司真正研發原創節目,或許將成為引進模式的一種替代方式。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娛樂新聞資訊?
    下載【GigCasa 激趣網】手機應用Android版 iPhone版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