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慈青」啟慧根 受證志工勇承擔

▲證嚴法師勉慈青發大心立大願,要把佛陀的法入心,並且身體力行,這樣就能成為人間真菩薩。(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大 中 小 發心立願善根從小培養起,不要以為加入慈濟都是事業有成、或歷經苦難歷練的民眾,慈濟基金會11月5日在新北市新店靜思堂舉辦的海外志工受證典禮,來自馬來西亞近四百位師兄姊中,近一成是從在學時期就加入慈濟團體的「慈青」,平均年齡僅約25歲,這群不同時間、不同因緣下,先後接觸志工行善與關懷行列,11月5日在證嚴法師的祝福下,成為最年輕的「慈悲喜捨、濟世救人」的慈濟志工。證嚴法師勉勵新受證的慈濟志工們,目前全球經濟不景氣、氣候大不調、許多地方還在戰亂中,過去諸佛也都是在這樣的濁世中普渡眾生,這就是菩薩出現在人間的因緣,所以大家要發大心立大願,要把佛陀的法入心,並且身體力行,這樣就能成為人間真菩薩。證嚴法師指出,每一梯次「慈青」都很貼心也很乖,並且守約束,板橋、三重、新店都有馬來西亞「慈青」受證,年輕人言而有信,慈青不要因為受到寵愛而驕縱自己,自己要肯定自己能承擔天下大任,對人群做出有意義的作為,這才是來到人間的價值,而且這也是報父母恩最好的孝。11月5日皈依受證,從「慈青」成為慈濟師兄的李文明表示,自己來自在大學一年級時接觸到慈青營隊,參與洗腎腎友服務與骨髓捐贈的分享,感受到人間有愛的背後,其實是有一個偉大的慈善團體在推動,而且不只是年長的人才能做,其實慈青也都能盡一份力,一起承擔,而去年開始工作後,更讓自己從過去師伯、師姑寵愛的角色,進一步想要開始承擔責任。李文明說,其實認識慈濟最大的感受就是讓慈青有機會見苦知福,提早暸解自己的責任不只是讀書,那只是本分事,而且還要多花點時間,認識社會的各角落。另一個從「慈青」身份成為慈濟師姊的馬來西亞林偉盈表示,自己還沒進大學時,有跟社區師姑、師伯去訪視,親眼目睹生病、車禍、獨居長輩等個案,其中很多獨居長輩孩子都到城市發展,所需的物資不是想要,而是實際需要,也懂得珍惜物資愛惜物命。也是「慈青」出身,從小就在檳城小康家庭長大的莊光漢師兄,則是在訪視過程中才發現,即使在檳城,也有窮困人家住在簡陋的屋舍,一改以往認為檳城是一個安康均富的地方,也才想要付出更多幫助窮困家庭。而另一位「慈青」出身的陳明興師兄則是在東馬讀大學,因為訪視過濟世之家,看到同年齡但卻是因身障躺在床上的院童,以及助養兒童需要走上兩天才到得了學校,因此知道自己應該珍惜所有,把握因緣付出。「慈青悲智行、聯誼啟慧根」,同樣二十青春年華的青年,這群慈青為什麼甘願穿著制服、無怨無悔的為幫助弱勢而付出、還不遠千里回到慈濟發源地台灣受證?證嚴法師希望,慈青的所作所為,都存乎「悲」心、用以「智」慧;彼此相互學習、相互扶持(聯誼),以達佛性的增長(啟慧根),這是證嚴法師對所有「慈青」同學的期許。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