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捷運化成效差 輕軌建置提前「跛腳」

公車捷運化成效差 輕軌建置提前「跛腳」 大 中 小 公車捷運化成效不彰,歷經3年公共運輸使用頻率,僅提升0.5個百分點。市議員賴惠員批評此種只會燒錢的效率,已使輕軌建置提前「跛腳」,市府應重新評估建置輕軌的必要性。賴惠員指出,台南市政府為提昇服務品質、縮短城鄉差距、提高公共運輸使用率,於 101 年 9 月份推出「捷運化公共運輸系統」的改革方案,希望能吸引公車族及公共運輸使用者回流,讓臺南市從公共運輸使用率 4.9%的谷底翻升。當中「臺南市捷運化公共運輸系統」中最重要的「幹線公車」,在 102 年的 3 月起陸續開通,但是經過3年不僅沒有縮短城鄉差距,班次頻繁程度也沒有達到捷運化的效果,導致民眾利用比率無顯著增加。賴惠員表示,台南的公共運輸使用率自102年的5%到104年提升到5.5%,僅僅上升0.5個百分點,兩年耗費數億市庫資源,台南的公共運輸率只提升0.5%;私人機動運具卻從102年的84.1%提升到104年的86.3%,足足提高2.2個百分點,是公共運輸系統使用率的4倍多。賴惠員說,在105年度中攸關公車捷運化部分,光宣導、轉乘優惠補助、補貼業者營運虧損、基本里程票價及行銷優惠補助等項目,就耗費約5億新台幣的預算,若依此類推,平均1年燒掉5億,前兩年耗掉10億卻僅僅提升0.5%,可見公車捷運化政策須要多加努力。 賴惠員說,公車捷運化推3年成效不彰,86%的民眾依然是以個人交通工具為主,輕軌的建置有重新評估的必要性,應先把公車捷運化搞好再說。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