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膝關節/熔爐:有一種好片叫做不敢看第二次

▲《熔爐》拍出了近乎絕望的控訴血淚。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圖/劇照,2016.11.02) 大 中 小 有一些電影我們知道拍得極好,但因為劇情心碎程度令人無法直視,所以有些電影對觀眾來說就是:「有一種好片叫做不敢看第二次。」2011年上映的韓國電影《熔爐》(SILENCED)就是一部這樣的作品,描述一間聾啞學校中的性侵事件,由於案發之後被吃案,使人憤憤不平。關於《熔爐》這個電影起點,其實也是一個令人動容的幕後花絮。若非作家孔枝泳當年對這個性侵案寫成小說,就不會被那時正在當兵的孔劉讀到。正因為孔劉讀到小說後大受震撼,決定親向經紀公司力薦該故事應被拍成電影,最後順利拍成,而且在編導演員群通力合作下,完成了一部具有高度良心之作。《熔爐》成功掀起了整個朝鮮民族對過往這起性侵案的重視。甚至最後因為社會高度輿論注意下,使得當年這整起性侵案最後重審,幾個之前輕判的惡行者得到較重發落,相較之下,另一個同樣與孩童性侵案有關的《希望:為愛重生》(俗稱為素媛)則沒有得到比較好的現實結局了。對於一部電影的命運來說,可以得到觀眾的喜愛當然是所有製片人與投資方的願望。但有些作品存在本質的定義就超越了這個金錢法則,《熔爐》是因為孔枝泳對當年這起真實性侵事件被高高舉起後輕輕放下而決心寫成小說,希望鼓勵人們在如此黑暗之中的壓迫之路能可看到一絲絲光明機會。至於孔劉的穿針引線變成了一部話題電影,甚至啟動了電影的最高使命:社會對話。再再證明,當一個作品不再只是簡單的「故事」,觀眾會多麼希望這個真實故事是假的,只是虛構的。
▲▼《熔爐》拍出了近乎絕望的控訴血淚。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圖/劇照,2016.11.02)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