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這樣躲,很多人立馬丟了性命!快檢查,只要你家、辦公室有「這種結構」...或許能救你一命!

大地震來的時候,是幾乎沒有什麼徵兆的。所以一旦來臨,馬上卧倒在地上。一開始的輕微晃動,過一秒可能突然變成劇烈的地震。所以趕快卧倒,這樣最保險。 尋找掩護。躲在一張結實的桌子或其他傢具的下方,儘可能遠離玻璃、窗戶、門和牆,以及地震時任何可能砸下來的東西,如燈具或某些傢具。如果附近沒有桌子,就用手臂把頭臉部遮住,蜷縮在建築物的角落裡。

千萬不要:
往外跑。往外跑的過程中你受傷的幾率更大。 往門口躲。躲在門口下是很不可取的。躲在桌子下,比躲在門口下要安全得多,在現代房屋中尤其如此。 跑到另一個屋子,想躲在那間屋子的桌子或傢具下方。 抓緊了。地板會劇烈搖動,各種碎屑會掉下來。此時要死死撐住你躲藏的空間(桌板或平台下方),等待地震減退。如果找不到可以躲藏的空間,就繼續用手臂抱緊頭臉部,蜷縮得低低的。

如果地震時你還在床上,就待在床里。如果上方沒有會墜落的重燈具,就在原地堅持住,用枕頭保護住頭部,否則就移動到最近的安全地帶。

不少人是在下床以後,光腳踩在碎玻璃上受傷的。
一直等到地震消停,足夠安全了,才可以出門。研究表明地震時,很多在室內的人是在往屋子裡別的地方走時,或嘗試離開室內的時候受傷的。

在往屋外移動的時候還是要小心。為了避免在強餘震中受傷,一定要冷靜地走,不要一路狂奔。躲藏的地點要避開電線、建築物和地上的裂縫。 出逃的時候千萬別用電梯。地震的時候電梯電源可能會斷,一旦斷了,你就被困在裏面了。如果樓梯間可以走,往樓梯間走是最保險的。   生命三角形(室內求生技巧) 在「卧倒,尋找掩護,抓牢」時,利用「生命三角形」有可能幫上大忙。如果你沒能找到桌子作掩護,你還是有機會的。雖然世界上不少頂尖地震安全專家都對這個方法有些爭議,但如果你所在的建築物倒塌了,這個方法確實可以救你一命。

找到附近的堅固建築結構或傢具。「生命三角」理論指的是,在傢具(如沙發)旁邊(不是下方)避難的人,在牆體、天花直落倒塌時,往往可以被牆體、傢具構建出來的三角形空間保護住。理論上來說,建築物倒塌的時候會壓在沙發或桌子上,砸爛桌子或沙發的同時會留出一個三角形的空間。支持這個理論的人士認為,這個三角形空間是地震時最安全的地方。

以胎兒姿勢緊靠該結構或傢具蜷縮身體。道格·庫普(Doug Copp)是生命三角理論的主要提倡者之一。他認為,地震時這個方法狗和貓都自然而然會用上,對人也會起到作用的。

注意地震時需要避免的事項。如果附近沒有可以作掩護的地方,就抱頭,以胎兒姿勢蜷縮在原地不動。

要避免
躲在門框下方。門框下方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如果門的側壁受壓倒下,很可能會致死。 上樓去躲在傢具下方。樓梯和樓梯間在地震時是高危地區。 其實,生命三角理論並沒有受到科學的檢驗,也沒有在專家中取得共識。這種方法是存在爭議的。如果地震時你在室內,且有多種逃生方式可選,還是選擇「卧倒,尋找掩護,抓牢」最為保險。

生命三角理論其實有不少問題。首先,你不知道三角空間會出現在哪裡。地震的時候物體不僅僅上下移動,還會往側面滑移。 其次,科學研究表明,地震中死亡的人,大多是被掉下的雜物、碎片砸中致死,而非建築牆體。生命三角的主要理論基礎,是那些導致建築倒塌,而非導致物體砸下的地震。 不少科學家認為,移動尋找庇護,要比待在原地不動更容易受傷。而生命三角理論恰恰是提倡讓大家四處移動尋找掩護的。   室外生存技巧 地震的時候要待在戶外,一直到地震消停為止。不要逞英雄跑回屋裡救人或搶救財物。在戶外是最安全的,受到倒塌建築物影響的幾率也微乎其微。在戶外的危險地帶主要是建築旁的地方,建築出口,以及建築向外延伸的牆壁。

遠離建築、路燈和電線電纜。在戶外避震的時候,這些東西附近是最危險的。

如果你在車裡,儘快停車,待在車內。不要停在建築物、樹木、立交橋、電纜旁邊或下方。地震一旦消停,就謹慎地往前開。避開可能受地震影響、破壞的公路、橋樑或斜坡地帶。

如果被困在廢墟下面,要保持冷靜,並採取一些預防措施。如果你被重物卡住難以動彈,可能直覺會告訴你,要儘力、儘快出去尋求救援,但實際上待在原地不動才是最為保險的做法。

不要點燃火柴或打火機。地震的時候點火,可能會引爆泄漏的天然氣,或引燃易燃化學物質。 不要亂動,也不要把塵土踢打得到處都是。用手帕或衣物遮住嘴巴。 敲擊水管或牆壁,讓救援部隊儘早發現你的位置。如果有哨子就更好了。省點力氣,只有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再大喊大叫吧。喊叫可能會讓你吸入大量塵埃,這是很危險的。 如果你身處大片水體附近,要注意海嘯有可能發生。地震若對水底影響作用足夠大,可能會造成海嘯,引發破壞力巨大的大波浪。如果剛好發生了地震,且震中位於海底,那麼發生海嘯的概率很大。

小提示 如果震時你正好在山區開車,可能你要了解《如何從懸崖邊上的車裡逃脫出來》和《如何從下沉的車裡逃出來》。 如果你在海灘上,就儘快找到更高的地方。 針對上述道格所主張生命三角理論,內政部消防署特別於100年4月11日發出新聞稿,摘錄部份內容如下: 美國道格庫普先生所提「生命三角」理論,建議民眾遇到地震,應躲在桌子旁、沙發旁或牆角,而不是傳統的躲在桌子下。但是,這一套避難理論並沒有獲得各國官方的認同,主要是因為地震發生的情境、人員身處的場所環境,以及世界各國的建物耐震結構均不相同,並無法以一概全。    由於重大地震發生瞬間,人員所處之地面或樓地板會劇烈搖晃,第一時間內並不容易立即離開現場,所以,遇到地震瞬間一定要先保持冷靜,避免身體遭受外物傷害,尤其是頭部的受傷。地震同時會造成室內的天花板、電燈、吊扇、窗戶玻璃等掉落的危險,以及大型傢具之移動或倒塌,例如無固定住之電視、書櫃、鋼琴等,上述情況都有可能造成人員的傷害。屆時身體躲在堅固桌子,所形成的空間會比「生命三角」要安全。因此,人員在室內避難時,建議優先躲在堅固桌下,而躲在桌子下時,可握住桌腳,當桌子隨地震移動時,桌下的人可隨之移動,形成較佳的防護屏障,避免受傷。 --- via http://yes-news.com/yespick/153853/%E5%9C%B0%E9%9C%87%E9%80%99%E6%A8%A3%E8%BA%B2%E5%BE%88%E5%A4%9A%E4%BA%BA%E7%9B%B4%E6%8E%A5%E4%B8%9F%E4%BA%86%E6%80%A7%E5%91%BD%E5%BF%AB%E6%AA%A2%E6%9F%A5%E5%8F%AA%E8%A6%81%E4%BD%A0%E5%AE%B6%E8%BE%A6%E5%85%AC%E5%AE%A4%E6%9C%89%E9%80%99%E7%A8%AE%E7%B5%90%E6%A7%8B%E5%8F%AF%E8%83%BD%E6%9C%83%E6%95%91%E4%BD%A0%E4%B8%80%E5%91%BD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