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 卻因「一個決定」從此只能依附強國...眾人惋惜!
自原子彈一面世,人們就被這種武器震驚了,各國爭相製造,而在上世紀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的核武器數目更是驚人,美蘇兩國之間在上世紀六十年開始瘋狂的製造核武器,在肯尼迪擔任總統時期,美國就大約擁有了超過兩萬枚核彈,而蘇聯製造的數量當時只是美國的十分之一。
不過在冷戰中後期蘇聯人後來居上,蘇聯在赫魯雪夫時期,擁有300枚核彈頭,到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擁有了超過3萬枚核彈。
美蘇兩國的核武器數目相當驚人。
不過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的結束,
分離出來的烏克蘭擁有世界第三大核軍火庫。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基輔的新政權清點,他們擁有176個洲際導彈發射器、1240個核彈頭、以及3000多件戰略核武器。
出於自衛目的,烏克蘭當時不著急交出他們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烏克蘭於1992年開始將這些彈道導彈賣給伊朗之後,
西方開始擔心「這些核武器會落入不法分子之手」,為了迫使烏克蘭放棄有核國地位,美國和俄羅斯絞盡腦汁。
隨著蘇聯解體,烏克蘭擁有世界第三大核軍火庫。
1994年俄、美、烏三國總統在莫斯科簽署了關於銷毀烏克蘭境內全部核武器的三方協議。根據協議,烏克蘭要在7年內將所有核武器運往俄羅斯銷毀,作為交換,美國將「購買」拆除核彈頭中的濃縮鈾供發電用,並為拆除核武器提供1.75億美元的補償,同時向烏克蘭提供1.5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俄羅斯也同意烏克蘭按比例分享向美國出售濃縮鈾的收入;此外,烏克蘭還獲得了俄美的安全保證。
為了迫使烏克蘭放棄有核國地位,美國和俄羅斯絞盡腦汁。
此後,烏克蘭開始逐步銷毀境內的發射井,並把卸下的1300枚核彈頭和600多枚巡航導彈的彈頭運往俄羅斯,加工成可供核電站使用的核燃料後再運回烏克蘭,這一工作在1996年基本完成。1998年6月,烏克蘭從發射井中取出了最後一枚液體燃料的SS-19型導彈,
自此之後,烏克蘭的基輔面對其具有核武裝的鄰國毫無防備。
1998年6月,烏克蘭從發射井中取出了最後一枚液體燃料的SS-19型導彈。
二十年過去了,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政治人物則表示後悔當初相信了華盛頓和莫斯科方面的話。
一切都是註定好的阿...曾經佔據著世界第三核大國的地位,如今只擁有一個核污染的電站。
VIA:今日頭條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