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了!內含一億噸白金的小行星今天從地球上空飛過!還被……

據報道,一顆內含一億噸白金的小行星今日從距地球6.4倍月球距離的地方飛過。

NASA



報道中所稱的這顆小行星是2011年發現的,編號為436724(2011UW158),體積為300x600米,自轉一圈37分鐘,公轉一圈2.06年。據稱內含價值5.4萬億美元的貴金屬礦藏。



行星資源


人們之所以對此加以關注,是因為元素周期表上的每一種元素都有獨特的屬性和用途,稀有元素對解決一些特別的問題尤其是不可或缺的。


各種元素在太陽系內的分佈大致是平均的。但是問題在於,在引力的作用下,越緻密、越重的元素,越會傾向於聚集在引力最強的地方,輕的則會浮在表面。這種情況從早期太陽系開始就一直如此,所以水星的密度要高於地球,地球的密度要高於火星,火星的密度要高於氣體巨行星。


就地球而言,要獲得重元素會遇到問題是:它們大部分沉積在深深的地下。稀有元素在地球上並不稀有,它們只是在地球的表面稀有。它們就在那裡,但是我們拿不到。地核是由鐵、鎳、鈷,以及大量的重元素,如鉛、金甚至鈾構成的。地球內部從元素衰變中獲得的熱量,與其從引力收縮中獲得的熱量是基本相等的。

希望是存在的,但是離我們有點遠。
Slashgear
去逮一顆小行星回來吧!
小行星含有大量的銥、銣、金和鉑等元素,儲量比地球上最富有的礦藏還要豐富得多。根據麻省理工學院提供的資料,「一個寬約500米的富鉑小行星,鉑儲量是地球全年鉑產量的175倍,是全世界已知鉑族金屬儲量的1.5倍。」

這意味著,我們只要花上20億-30億美元的成本,逮回一顆寬30米的小行星,就能收穫價值250億-500億美元的白金!太空探索由此將變得有利可圖,由此將變成一種立竿見影的投資方式。
NASA
雖然聽起來比挖洞還要遙不可及,但實際上它卻更容易辦到。NASA有一個名為「小行星轉向」的計劃,目的是想驗證從小行星身上取一塊幾噸重的碎片,然後送入環月球軌道的可能。
Artur Zima
這個奇妙的工程學壯舉,可以讓我們更加接近遙遠的夢想。它會把人類引向小行星採礦之路。大量地球表面稀缺的元素正在那裡向我們招手。
NASA
我們通常把小行星視為一種對地球有威脅的天體,一種滅絕了恐龍的天體。但是去逮一個回地球,然後在裡面挖掘各種稀有元素,可能是一種更加聰明的做法。這樣的嘗試,有助於我們拓展生存空間和技術能力,有助於我們在與其他世界、其他恆星的接觸過程中更進一步。

幸運的話,航天機構和企業或許可以由此開始擺脫資助和撥款,自給自足獲得宇宙探索、科技研發的一切資源。
未來在我們手上。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