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王船祭的由來">

王船的由來:早期中國大陸華南沿海一帶是一個高溫多濕、充滿瘟疫的地方,因此從古時候就有所謂的祭瘟、送瘟的習俗,王船最早就是用來送走瘟神的交通工具。由於風向和海流的關係,大陸東南沿海地區所送出的王船,最後不是漂流到澎湖群島,就是漂流到台灣,於是王船信仰也因此傳到了台灣。隨着時間的流轉,民智逐漸開化,環境衞生也逐漸改善,台灣民間對於瘟神和王船有了新的看法和見解,瘟神的地位和身分也越來越受到提升和肯定,進而結合歷史小說、民間故事,轉變成忠貞愛國的英雄人物,最後進化成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代天巡府或王爺公,王船也從當年的「瘟王船」轉身變成「王爺船」,從當年的「閉戶避送」,變成了今日的「舉城迎送」,造成今日在台灣西南沿海地區非常盛行的王船祭典。燒王船的儀式 1.整體流程:請王(請水)→取參→立參→造船→彩繪→豎桅→蓋帆→添載物品→和瘟押煞→送王(燒王船)2.請王(請水):請王就是請水,就是要先到海邊將代天巡狩的王爺請來。另有一種說法是要請水神賜予聖水,用來淨壇。祭典之前,海邊沙灘上會豎立一支黑旗,表示將在該地請王。請王時,媽祖和各神像的神轎 都會齊聚在海邊,恭候王爺的到來,當天往往會吸引許多民眾前往觀看。首先,道士將代表千歲的王令開光點眼,代表千歲王爺。待神轎猛衝入海中,就表示王爺已到來。經過擲筊確認無誤後,由祭祀組的人員宣布大千歲王爺的姓氏,儀式完成後,神轎便在鞭炮聲中 返回主廟,王船祭典才算正式揭幕。 3.取參、立參:『取舟參』就是神明挑選製作王船用的龍骨,王船取舟參通常在前一年的農曆八月挑選神木枝幹,等待吉時一到,在神木下燒金放炮,並由木工鋸下,事先用紅帶(龍筋)綁好的枝幹,再由吊車將枝 幹吊到馬路上,王船師量好舟參的尺寸後。再由卡車載木材回去加工。舟參要刨成長條四方型,兩頭梢向上趐起之形狀。4.和瘟押煞:〝和瘟〞為送王船的關鍵儀式之一,而所要勸請五方五瘟行病使者、行瘟神將,以至各類行毒的大小疾疫使者、神將等。請其一一上「神船」回歸本位。在臺灣南部特別強調「和瘟」,寓意著「以和為貴」而不使用驅、逐或送等字眼,表現得較為謙卑客氣。一方面也是希望善待、討好各種各類瘟神疫鬼。〝押煞〞是為了增添和瘟的效果。因此「押煞」中的每一種法器,都各具有其象徵驅除瘟煞、消除不祥的法術意義。由於採用法場的作法,所以場中的法樂也是高亢而富於變化的曲調。 5.送王(燒王船):燒王船之前,要為王船添載各種用品,例如:文房四寶、衣服、餐具、炊具、食物、休閒用品等 物,以提供千歲爺及船上的水手使用。在添載的同時,道士會在廟前作〝和瘟押煞〞的儀式,用柔性 的誦經方式及高壓的武場方式,軟硬並兼實施,將疫鬼等不良的東西押上王船,和千歲爺乘着王船離開。 6.王船的禁忌: 王船屬於神船、法船,也就有一些特別的禁忌需要大家遵守。 (1)凡是婦人、不潔者和閒雜人等一律不準進入王船 寮,以維護王船的聖潔,至於是否要齋戒,則依 個人喜好不強迫規定,但是在態度上則是秉持一 貫對王爺的虔誠信仰而莊嚴慎重! (2)王船送走的時候,漁民三天不行出海捕魚,因為 怕把已經送走的瘟王,再藉由人民帶村落來。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